2025新生入学见面会顺利召开
时间:2025-09-29 来源: 作者:
欧美大片ppt免费大全英语翻译硕士(MTI)2025级新生见面会顺利召开
2025年 9 月 5日,欧美大片ppt免费大全英语翻译硕士(MTI)新生见面会在欧美大片ppt免费大全外院新楼B134顺利召开。本次见面会旨在帮助新生快速了解专业培养体系、明确学业规划方向,为未来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奠定基础。欧美大片ppt免费大全外国语学院林庆新老师、丁林棚老师、卢炜老师、高志军老师(软微学院)、潘桂英老师出席,全体25届英语翻译硕士新生参会,会议由潘桂英老师主持。
会议伊始,潘桂英老师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祝贺,并鼓励大家珍惜在北大的学习机会,在两年学习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。丁林棚老师随后发言,他对新生的加入表示欢迎,并简要介绍了翻译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总体思路,为后续环节铺垫了方向。作为北大翻译硕士培养体系的“第一课”,本次见面会围绕学业安排、实践要求三大核心展开,既有对培养方案的细致解读,也有对新生未来发展的切实建议,为新生搭建起了解专业、规划学业的清晰框架。
一、培养方案详解:明确学业目标与路径
丁林棚老师首先从学制与毕业要求切入,清晰梳理了翻译硕士两年制的核心任务。他指出,新生需在在校期间完成 36 学分修读,其中包括 20 学分专业课、12 学分专业选修课与 4 学分专业外选修课,且需通过 “12 周专业实习 + 毕业翻译项目” 两大实践环节方可毕业。“毕业翻译项目是重中之重,” 丁老师特别强调,“需选择未出版的原创文本,避免重复翻译,同时需提交 2 万字汉语或 1.5 万字英文的翻译研究报告,充分结合实践经验深化思考。”
在课程设置方面,丁老师补充介绍了核心课程的安排逻辑。专业必修课涵盖中国语言文化、高级汉英口译、翻译实践系列等 7 门课程,共计 15 学分;专业选修课则依托北大平台优势,开设近代史与翻译理论、英汉技术写作、翻译技术实践基础等特色课程,软微学院高志军老师还特别提及,“英汉技术写作课程将结合实际项目,为学生提供技术文本翻译的实战机会”。此外,针对 4 学分专业外选修课,丁老师提醒,新生可从北大其他院系选择人文社科类课程(不含体育课及非英语专业公共英语课),并且需经 MTI 教育中心审批,确保课程与职业发展规划相契合。
二、实践与考试指导:夯实专业能力根基
卢炜老师围绕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与专业实习两大关键环节,为新生提供了具体指导。他指出,翻译硕士需通过二级笔译考试,该考试包含基础英语与翻译实务两大科目,“基础英语需同学们自行巩固语法、阅读能力,翻译实务则会在课程中通过真题分析、教材讲解帮助大家提升”。对于 12 周专业实习,卢炜老师强调,实习需在第四学期完成,建议选择出版社、翻译公司、互联网媒体等正规单位,具体要求可参考新生手册,“实习不仅是学分要求,更是积累实战经验、明确职业方向的重要途径”。
林庆新老师发言。他介绍了MTI班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凝聚力强、荣誉感高的集体,历届同学通过团队合作共同成长,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与实践氛围。他重点分享了翻译硕士的实践活动,特别是与出版社的长期合作项目。往届同学常以小组形式完成出版物的翻译任务,这些出版机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战能力,也为毕业生的就业与深造提供了有力支持。但林老师也提醒,新生应充分认识到两年学制时间紧、任务重的现实,学业、实习与项目并行,需合理规划时间,才能高效完成学业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。
高志军老师则结合 AI 时代背景,为新生解读了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。他表示,尽管 AI 技术冲击翻译行业,但人工翻译在保密文本、文化解释、复杂语境处理等方面仍具不可替代性,“同学们需在学习中平衡传统翻译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,既要夯实语言功底,也要关注翻译技术的发展,提升综合竞争力”。
三、新生互动:凝聚集体力量,开启新程
见面会后半程,新生依次进行自我介绍,分享姓名、籍贯、本科背景及兴趣爱好,部分有翻译工作经验的新生还交流了过往实践心得,现场氛围热烈。在班干部选拔环节,焦一丹等新生主动毛遂自荐,最终确定4 名临时班干部(含班长、副班长、团支书),任期至下学期,后续将通过民主投票确定正式人选。潘桂英老师鼓励新生,“希望大家团结协作,延续北大翻译硕士班级的优良传统,共同打造积极向上的集体”。
四、会议总结:逐梦“译”路,未来可期
会议最后,潘桂英老师提醒新生下周周一将正式开启课程,并再次祝贺全体新生加入北大翻译硕士大家庭。“本次见面会不仅是一次培养方案的解读,更是一次新集体的凝聚,”
此次新生见面会的顺利举行,为北大翻译硕士新生搭建了了解专业、衔接学业的重要桥梁,也为新集体的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。相信在清晰的培养方案指引与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,新生们将以扎实的专业能力、积极的实践态度,在翻译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文/黄子宜,图/武佳雪